11、宝贝来电(3/4)
不见了。听到祁应竹的装腔作势,楚扶暄下意识地想笑,但眼睫刚刚弯起,又矜持地别开头忍了回去。
临别前,他下车绕到主驾驶窗前,倚着车子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:“我到家会和你联系,你落地了也通知我一下。”
祁应竹认为这种往来有些累赘,自己从没有给谁报备的规矩。
碍着楚扶暄眼巴巴要给家长们演戏,于是他没有拒绝,说到底一通电话而已,耽搁不了几分钟。
两人就此分开,楚扶暄出发前一天罕见地没睡着,翻来覆去地打开航班页面,每半小时就想确认下是否准时起飞。
他足足三年没有回过家,离职前就盼着这件事,忙前忙后地铺垫了许久。
如今真的可以返程了,也许是近乡情怯,他踏上登机廊桥的时候,居然感觉恍惚和紧张,听到播报也没有实感。
当初他稚嫩地赶赴海外求学,行囊被塞得差点拉不上链子,企图用家中旧物填满空落落的内心。自己心痛地付完超重费用,还担忧东西被托运弄坏,恨不得全部牢牢抱在怀里。
到当下二十五岁,楚扶暄步伐轻盈,买了额外座位放贝斯的乐器箱,随身包里不过是两本书籍。
期间他从少年变成了青年,中间正好是白驹过隙的十年。种种经历如一场漫长的梦境,挣脱出来时竟是疲惫最为强烈。
空乘问他是否需要餐品或甜点,楚扶暄昏昏沉沉没什么胃口,只是要了一杯橙汁,十多个小时的航线有大半都在望着云层发呆。
好在复杂的滋味没有持续太久,楚扶暄在接机口看见父母,那些不真切的感慨烟消云散,心情一下子变得明朗雀跃。
“怎么瘦那么多呀?”郑彦仪关切地打量他。
楚扶暄轻描淡写:“妈妈是记岔了,我前阵子做过检查,体重根本没变化。”
江浙沪的十二月已然是寒冬,郑彦仪特地带了熨帖的外套:“没瘦那更好,快把大衣披上。”
楚禹也没闲着,作势帮儿子拿行李,楚扶暄不肯给出去,表示东西份量很轻,自己拎着就可以。
“你要坐我的车,来到我的地盘,没有你指挥的道理。”楚禹说笑着抢过去。
楚扶暄笑了下:“行,听你声音比我有精神。”
瞧着他穿上大衣,楚禹调侃:“天晓得美国温度是多少,小孩套了衬衫就跑来了,待会儿车里空调该开最高那一档。”
楚扶暄周围热闹成一团,说说笑笑地往家里出发,而祁应竹这边鸦雀无声。
酒店里,他插上笔记本电源,起身到房间门口挂上免打扰的牌子,然后一言不发地进入线上会议室。
最近祁应竹只能远程工作,旁人听了大概会怀疑许多安排要重新布置,然而这段时间以来,内部实际没怎么受到影响。
本来下属们得知祁应竹出差,好多准备打乱作息过加州时间了,但祁应竹主动发话,一切以国内为准,不用顾忌他的情况而打乱日程。
在公务方面,他称得上是实干派的优秀老板,此刻这里是晚上七点多,国内大概早上十点,正好卡在高管抵达工位的节点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方便。
秘书早二十分钟负责当闹铃,通知参会者们准时上线,祁应竹向来用不着被催促,已经设置好了屏幕投放。
今天要做数据研讨,离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,大家陆陆续续地提前来到了会议室。
正值年末,他们的业绩压力很大,不愿意这时候在祁应竹面前犯错,一个个表现得格外温驯和老实。
盯着祁应竹的共享页面,他们表面严肃端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