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7/29)
现在虽然包产到户好些年了,但是镇上办事还是会按照大队来分派,大队以前的干事并入村委,依然负责自己大队的事宜。
分家这种事,不是自家说一句分家,再把放东西分一分就算完的。
分家还得办理分户,分户需要村委开证明,再到镇政府去办理。
还有水田、林地、山地这些农村人真正的命根子,以前只是大概分了分,没更名,正式分家后,也要跟宅基地一样,更名到新户的户主名下。
这些东西,分家的时候不分清楚,以后兄弟几个很容易吵架。
还有老人的养老问题,也要在分家的时候商量好,白纸黑字写清楚,以免以后有纠纷。
梁文建之所以说宁家的事好办,是他看多了镇上和大队里其他人家兄弟分家闹出来的事。
大部分人家会闹起来,要么是老人攒下的家底不够平分,要么是老人偏心眼,又想养老责任平分。
宁家看着穷,其实已经比大队里很多人家好多了。
至少梁文建印象里没见过宁家三兄弟,或者宁家的三个媳妇儿把家里矛盾闹到明面上来,让外人看笑话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,宁家老两口能攒下一个可以平均分成两个小院子的大院,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宅基地,算是给三个儿子都准备了房子。
分家的时候,要宅基地的儿子多分点钱,在房子方面,勉强算是对三个儿子都公平。
大队里和镇上多的是老两口生了好几个儿子,却只攒下一个院子,几个儿子里也没有哪个有出息,能自己申请宅基地建起新房子来。
结果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老人的东西就那么点,谁都想要,谁都不服谁,那样的闹起来个个都跟他们哭诉自己日子难过,真的很让人头疼。
听到大队长的话,赵如月笑得客气:“梁叔难得来家里一次,哪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就走,怎么也得留在家里吃顿便饭才行,你们聊着,我去做饭。”
反正该商量的她早就跟宁绍明商量好了,只要老两口不做得太离谱,她在不在影响都不大。
宁家其他人也纷纷出声,附和赵如月的话,劝来做见证的几个人留在家吃顿便饭,梁文建几人客气了几句才答应下来。
赵如月去厨房,王海燕也起身打算跟着去,反正她自己男人是长子,人又圆滑,儿女又长大了,在场看着,她家肯定不会吃亏。
她看老二媳妇儿那屁股像长在椅子上一样,动都没动一下,给叶菁使了个眼神,示意她们也该去厨房帮个忙。
叶菁假装没看到,不搭理她。
王海燕见状,疑心她会在分家的时候耍心眼,可自己都站起来了,再重新坐下去会显得太刻意突兀,王海燕只好提着心往厨房去了。
赵如月到了厨房,先给儿子二十块钱,让他骑车从后门出去,到小卖部买啤酒。
女儿刚刚没跟进来,让她爸抱着一起坐那儿听了。
小丫头机灵得很,要是宁绍明觉得有需要她的地方,还能让女儿悄悄来叫她。
赵如月在厨房里看了一圈,找到婆婆放肉的地方,那些肉还没被做成腊肠。
她拿起刀,刷刷两下,切下来一大块将近五斤的肉。
王海燕正好进来,看到她这么豪爽地切肉,吓了一大跳。
小碎步疾走过来,小声又紧张地问:“你怎么切那么多?这肉妈要用来做腊肠的,等下她看到,肯定数落你大手大脚,切个两三斤就差不多了!”
“两三斤也就勉强够我们自家人吃,今天要招待客人,哪能那么抠搜,而且……”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