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9/29)
睡一觉。第二天大年初一,就到了孩子们一年中口袋最鼓的一天。
这天早上,赵如月刚醒,人还迷糊着。
她闺女就趴在被窝里对她拱拱手喊:“妈妈新年好!祝妈妈身体健康、万事如意、新年大吉、事事顺利,恭喜发财,红包拿来!”
赵如月懵懵的,下意识想掏红包,却见红包从旁边递过来。
她转头看去,是宁绍明表情无奈的脸,而红包正是他递过来的。
看样子,他才是最早遭遇孩子被窝拜年的人。
宁时夏开开心心地拿到红包,转头就去催促哥哥起床带自己去拜年。
虽然她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,完全可以自己去,但她年纪太小,长辈们怕她把钱弄丢,都说得有大孩子或者家长带着才行。
自从妹妹会说话,宁时秋年年被催,他已经习惯了,可以自动屏蔽掉妹妹的催促,按照自己的节奏,起床、穿衣服、洗漱。
吃早饭前,先带着妹妹去给爷爷奶奶拜年,在饭桌上遇到伯伯伯母们,又给伯伯伯母们拜年。
接着又去外公外婆家。
原本该是等大年初二妈妈回娘家那天,他们跟着一起去才会给妈妈那边的亲戚拜年拿红包。
但他们妈妈的娘家离得近,今天他们就可以去了,不用等到初二那天,别人家也是这样。
一圈下来,衣兜鼓鼓,兄妹俩回家又凑在一起拆红包数钱。
赵如月今天也没别的事干,清闲得很,一年中也就这个时候最轻松。
两个孩子拆红包的时候,她也坐在旁边看着两个小的算钱。
自从小秋知道花钱,她就没再收过这孩子的压岁钱,反正也不是很多,她想着难得过年,这些钱孩子花了就花了。
他们这里给在压岁钱这事上不攀比,一般都不会给太多,也就给五毛一块的。
也就比较近的亲人,比如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可能会给多点,但也就在两块到五块之间,关系远的亲戚还有给两毛的。
前两年赵如月还收小夏的,今年小夏被她哥带着,看起来也知道钱的用处了,赵如月就也没收小夏的。
小夏信任她哥哥得很,自己留了一点钱要买玩具和上街买好吃的,剩下的全给他哥帮忙收着了。
宁时秋自己也留出了一点,然后打开衣柜,拿出一个小布包。
赵如月认得这个小布包,之前她跟宁绍明打扫房间卫生,儿子不让动这个小布包,他们就没动。
现在才知道这原来是她儿子用来藏钱的。
宁时秋打开布包划拉一倒,那布包里的钱被倒出来,赵如月惊讶地发现,被倒出来的钱是一小捆一小捆整整齐齐的。
最多的是小捆的毛票,也有少数一块、两块、五块,甚至十块的。
然而更让她惊讶的还在后面。
宁时秋把钱倒出来后,数了数,又把今年拿到的压岁钱也分好,分别用小纸条捆起来。
接着把所有钱推到她面前:“妈妈,你可以帮我办一个存折,把这些钱存起来吗?听说把钱存在银行里有利息拿。”
第54章
上辈子过年赵如月没回来,还真不知道宁时秋有这么多钱,看着得有三百多了。
宁老大家的时春十八了,兜里的钱还不一定有她儿子的多。
赵如月忽然想起后来丈夫去世后,儿子拿出来给她的一笔钱。
那笔钱可不少,她当时比现在还要震惊,以为儿子干了什么不好的事,还质问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