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-110(4/65)
完全能应付得过来。”“那就这么决定了,我下午去县城就买轮子、角钢、角码固定件和螺丝,那些东西便宜得很。”
其实她还会组装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‘大锅’,但是想想买材料太麻烦,闭路费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了。
赵如月拿出卷尺和纸笔,量好电视的长宽高后,一家人就在堂屋里围着电视商量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架子。
忽然听到外面宁时春喊:“小秋,你同学叫你去学校一趟。”
赵如月疑惑道:“不是放假了吗?奖状都领了,怎么还要去学校?”
宁时秋站起来往外跑,没一会儿又跑进来推自行车:“妈妈,之前学校订的英语学习报到了,老师让我去一趟,帮忙给订购的同学送去。”
“英语学习报?”赵如月仔细想了想,终于想起来今年暑期放假前,学校让学生带了个通知回来给家长。
通知上打给内容大概就是:三年级以上的学生,可以自愿订购英语学习报,带回家在暑假的时候看。
因为学校是第一次订这个报纸,所以会把八月以及往前几个月的一起发下来,八月往后的月份会每个月按时发放。
说是秉持自愿原则,不强迫学生订购,但是又让老师在班上口头跟学生说,这个英语学习报就是今年的寒假作业,返校的时候要上交几篇英语读后感。
赵如月看订那个英语报也没多少钱,孩子自己也想看,她家买一份回来,两个孩子都能看,相当于打五折,于是就给孩子订了。
赵如月赶紧起身拿着儿子的鸭舌帽追出去:“那么热的天,你别忘了带上帽子。”
出去一看,宁时秋已经自己戴了个小斗笠,看到她出来就说:“不用了,戴那个不顶用,我戴竹条编的斗笠还更凉快些。”
“不怕同学笑话你?”
“怕什么,等他们被晒得一脑门汗,羡慕我都来不及。”他说完猛地一蹬,飞快骑着自行车走了。
赵如玉在身后直喊:“你慢点,注意安全!”
宁时秋的声音远远地传来:“知道了——”
等他们商量好架子的样式,宁时夏又困得睡了个午觉醒来,宁时秋才带着厚厚一摞的英语学习报回来。
看到屋里只有她一个人,问道:“妈妈和爸爸去哪了?”
宁时夏小小声地回答:“还在睡觉。”
“那我先整理一下报纸。”
宁时夏立刻丢下手里的书跑过去:“我帮你,要怎么整?”
“把报纸一张一张展开,一期报纸有三张,按照报纸右上角的编号叠放整齐,这边是正面,这边是反面,正面朝上,先是H24、H23、H22……然后G24、G23、G22……这样整理,整理好之后,第一期的第一张A1就在最上面了。”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报纸整理到一半,赵如月睡醒了,走出来看到两个孩子面前放着的报纸。
那堆报纸看起来厚厚的一摞,要是光看数量,赵如月觉得这钱花得还挺值:“八个月的报纸就有这么多啊?”
“妈妈你醒了,这报纸一星期出两期,一期有三张,一次发八个月的量,确实挺多的,”宁时秋看到她醒了,高兴地问,“等我和小夏把报纸整理好,你能不能帮我用针线把报纸订起来,就像书本那样,这样拿着整齐方便一点,也不容易弄丢。”
“可以,我去找找合适的针线。”赵如月针线活还是不错的,她这一代人,小时候物资还比较匮乏。
家里没有多余的布做被套的话,就要每年都要把被面拆出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