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8/54)
要睁不开了。强撑着锁了房间的门爬到床上倒头就睡,这一觉竟然睡到了第二天早上。
赵如月回去后却没闲着。
她一到家,宁绍明就跟她说:“送货的司机听我说这批货价格不贵,想给自己孩子买一台MP3,我就按照你之前跟我说过的零售价,打了个八折,卖了一部给他。
也跟他说过这批货有小瑕疵,所以才卖得那么便宜,他说不介意瑕疵,检查过后确认只是屏幕有一点划痕,功能没问题就要了,货款直接在运费里扣,本来他还得补十块多,我没收。”
“这样挺好的,第一天就卖出去一部,也算是开门红了!”赵如月觉得他做得不错。
他们跟那个司机合作没出过问题,也算老熟人了,多给这点优惠也亏不了自己,还是有不少赚头的。
赵如月拿出账本记了一笔,今天卖出去一台,跟运费相抵扣。
这一批货一共一千五百台,其中MP3一千台,MP4五百台。
“我去仓库检查一下那些机子,选出一些瑕疵不太明显的出来,趁着我还不需要上课,明天就能带一些到县城去卖了。”
赵如月走进专门腾出来装这些货的一个小仓库。
看着仓库里的货,这些货全都堆在一起时,看着还挺壮观。
宁绍明也跟着进来了,本来想帮她做点自己能做的事,比如等她检查完哪个没问题,就帮忙把机子重新放回盒子里放好。
但进去后,赵如月看着这些货却半天没反应。
“怎么了?不是说要检查一下?”宁绍明问。
赵如月说道:“其实我就是感觉心里有点没底。”
宁绍明不懂她在担心什么:“为什么这么想?”
“主要是不知道县城到底能不能吃下这么多的货。”光是说的时候,她对货量其实没多大概念,不觉得特别多。
但是东西真正摆在眼前,看起来就很多了。
“别担心,这些货的进货价比较低,哪怕只能卖出去一半,也不会亏本。”
“那倒也是,一半的量县城肯定是能吃得下的。”这么想着赵如月心里就感觉稳多了。
赵如月拿起一个装MP3的小盒子,为了避免正面的密封贴损坏,她正要从地面拆开盒子。
就听到儿子说:“才一千多台,在县城肯定能卖完。”
“你怎么来了?”
宁时秋抱着一个风扇走进来:“仓库里热,我就给你们把风扇拿进来了,顺便跟你们说一声,等会儿我跟小夏要去纪老师家,她说有一些书要送给我们。”
“纪老师要走了?”
“她说还在走程序,也不知要走多久。”宁时秋指挥摆着一个小椅子跟在后面的妹妹,“把椅子放那里,应该刚好。”
椅子放好,他把笨重的铁制老式风扇放上去,想拿起插头去插电。
宁绍明忙抢先一步:“小孩子不能碰插头。”
“哦。”宁时秋想着他老早就碰过了,但既然爸爸这么说,那就当没碰过吧。
他继续说刚才的话题:“县里别的镇我不知道,但是不包括我们镇的学校在内,光是县城城区的小学生、初中生和高中生加起来就快一万人了,这还没算县城的中专学校,光是学生也许都能把那些货买完,更别提大人们也不是不喜欢这些。”
“你上哪儿知道的这些?”
这次回答的是宁时夏:“是锯子哥说的,他这个学期从市里转学回县城上学了,他找学校的时候大概了解过,我们听了一耳朵,就记住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