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(2/54)
初中了。其中一个说起这个,眉头不由自主就皱起来了:“我家那小子说读不下去,不想去学校了,可他初中都没毕业,年纪也不够出去打工,我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。”
另一个说:“我儿子也是,我们一年到头不在家,没法管他,他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也不太懂,又溺爱孩子,那小子这个学期都没怎么去上学,拿了生活费,骗他爷爷奶奶说去学校了,其实是去县城的那个什么网吧打游戏。”
赵如月诧异地问:“他没去上学,老师不给你们打电话,也不来家访吗?”
“电话打过,老师也来家里找过,可我们都不在家,离得太远也回不来,知道又有什么用?我们总不能不干活了,回来专门守着他,来回一趟路费可不便宜,总是回来,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。
唉,他不想读就不读吧,反正那小子也不是读书的料,我跟他爸现在只要求他能混到个初中文凭,到了年纪,就带出去跟我们一起干活挣钱去。”
“现在镇上和附近村子好多小子都这样,学习好的少,混的多,我听人说,很多初中生半夜都爬墙跑出学校,去游戏厅和网吧玩,老师也没法管,有些厉害的,连老师都打!”
“啧啧,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,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,一个个都是小少爷小公主,想想我们以前,哪敢打老师啊?不被老师收拾就不错了,以前老师家农忙,还得去帮老师干活呢!”
“要是我家的孩子跟如月家的孩子一样读书厉害,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他读,可他自己不争气呀!”
“像小丽家的妙妙那样也不错,小丽,你家妙妙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吧?是不是快上初中了?”
吴丽点头:“今年九月份就上初中了,妙妙还好,比较懂事,让我们俩很省心,就是我家圣德太皮了,老师给我打电话,说他聪明是挺聪明,就是不把那点聪明用在学习上。”
有过来人告诉她:“趁着你家圣德还小,你跟文发可得好好管管,要不等他上初中就难管了。”
那几个儿子上初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点头,说自己儿子就是这样,小时候虽然也有点淘气,但还是挺听话的,大人能管得住。
有个人的儿子,小学时学习成绩也不错,时不时考试还能拿奖状回家。
可一上初中就变了,特别不耐烦大人的管教,说也说不得,多念叨几句还跟大人急眼。
身边这一个个例子,让吴丽听着越发担忧自己儿子以后也变成这样。
几人聊着天,菜择好了,话题也变成了别的事。
等饭菜做好上桌,其他人都把刚才聊的事情抛到脑后,只有吴丽还一直记着,并且为儿子的事心烦不已。
赵如月看出她整个人吃饭时全程都有些心不在焉。
等吃完饭,其他人都回去了,赵如月跟吴丽认识最久,关系也比较好,就特地留下来关心了一下:“你今天怎么了?吃饭的时候跟神游似的。”
吴丽跟她说出了自己担忧的事,边说边叹气。
赵如月听完也忍不住跟着叹气:“这事确实不好办,孩子的教育问题,每个家长都很头疼,别看我家这两个孩子看起来挺好的,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。”
吴丽对这个也特别有感触:“这话确实没错,像妙妙就不怎么用人教,她自己就会主动学习,脾气也好,特别听话懂事,还会帮大人照顾弟弟,圣德就太不让人省心了。”
她想了想跟赵如月说起自己心不在焉地吃饭时,想出来的办法:“你说,我和文发把圣德带到鹏城去上学怎么样?我听那几个嫂子说她们儿子的事,很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,离得太远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