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第十七章(直播))(3/3)
道?不可能吧,他杀掉上官婉儿是故意之事,瞒的好好的呢,他杀的不是上官婉儿,是韦后一党!
宣政殿前,文武百官的脖子都要僵掉了。
这个他们真的不是很想听。
唐隆政变,陛下联合太平公主一手发动的政变,真的是他们能听的内容吗?
听天幕的意思,还并不是点到为止的讲讲,而是要大讲特讲啊。
既然要大讲特讲,既然要讲上官婉儿,要讲太平公主,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讲到陛下与太平公主争权,太平公主争败而亡。
这等皇室秘闻,他们是真的不能听啊!
但是天幕不管,天幕就是要讲。
【唐隆政变发生于唐龙元年的六月。李显在神龙革命之后,纵容妻子韦氏手握重权,朝政向韦氏集团倾斜。韦后大肆打压神龙政变的功臣张柬之、敬晖等人,培养自己亲信,政混乱不堪,甚至于安乐公主也生出了当皇太女的心思。】
【在唐隆元年,李显暴毙而亡,矛盾就彻底激化了。一时之间流言四起,多数人认为,是韦后母女二人杀了李显。韦后扶持李重茂登基,改元唐隆,想要临朝摄政。】
【这时,相王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,登上了历史舞台。】
【平心而论,李隆基在唐隆政变的表现可圈可点,从准备、反应速度到寻找联盟的盟友,都展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应当具备的素质。】
【从韦后摄政到唐隆基举兵发动政变,仅仅经历了十九天。】
【与韦皇后相比,当时尚且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实在处于劣势。】
【当时韦后算得上是挟天子令诸侯,不仅如此,她还调了五万的府兵入京。府兵加上禁军一共六个最高级别的将领,这六个全部都是韦家的人,或者是韦家的女婿。当时,朝堂之上的宰相,也是韦后的人。】
李隆基抓住了重点。
嗯?
成熟的政治家?
嗯!成熟的政治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