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-30(3/37)
“哦呦……”众人一阵唏嘘。
李隆基只听得背后窃窃私语之音,能感受到他们在唏嘘,唏嘘些什么?
经过天幕提醒,他想起了曾经的相护之情,探头问身后的姚崇:“韦安石何在?”
姚崇沉默片刻道:“已病逝于沔州。”
李隆基惊讶:“逝于何年?”
姚崇又沉默了片刻:“今年。”
李隆基刨根究底:“因何而逝?”
“因……姜晦上奏,称其贪隐官府财物。”
李隆基想了想:“韦安石不应当是那种贪污之人啊。姜晦,姜皎的弟弟……”
话未说完,呆若木鸡。
他想起了这件事。
他还是临淄王的时候,姜皎是与他一同打球狩猎的至交好友……
此案结的草率,韦安石恐怕是被冤枉的。
李隆基带着担忧看向天幕,该不会又给他抖落出来吧?
这事实在再小不过。
这等细小的事情,天幕确实没有再提。
天幕没有提,李隆基反而坐立难安起来。
他被天幕掀飞已然习惯,此时不被掀了,身上却像是长了虱子,总觉得哪里都不对劲。
啧,不应当啊?
奇怪啊,真是怪事儿。
他和姜皎玩的好,确实将他放在了不配于他的官位,他是有些私心,他承认。
但是天幕怎么不提了呢?
为什么就不提了呢?
天幕是不是在点他,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
李隆基像是挨打多次,但有一次干了坏事没有挨打的熊孩子,提心吊胆的。
他已经决定了,不论天幕是否会把这事儿捅出来,都要给他的好朋友降一降位份了。
要以贤任人,不能再让天幕抓到他哪怕一点点的小辫子!
【第二位大臣是,宋璟。】
张说与姚崇期待的目光又暗淡了下去。
怎么第二也不是他们。
两个人互看了一眼,彼此并不顺眼,甩了甩衣袖。
【之前说的,太平公主去拉拢的大臣就是他,但他为人刚正,又一心惦记政局安稳,认为李隆基有大功于天下,太子之位为李隆基毋庸置疑,所以站在了李隆基那边。】
李隆基心里因为韦安石的逝世有几分不是滋味,同时更是担心朝臣因他此举而与他心生嫌隙。
他连忙开口问:“宋璟如今如何?”
姚崇终于有话讲了,他带着几分欣慰道:“为广州都督,一心为百姓干实事,教百姓烧瓦代竹茅盖房以避火灾,颇有成效!”
李隆基满意了:“好啊!”
这回天幕抓不到他什么小辫子了!
【第三位大臣是,姚崇。】
刚回答完李隆基的姚崇就听到了天幕的提名。
哦?千年后的后人,还知道他姚崇之名。
他站直了身子,理了理未生褶皱的衣冠,顺便分了张说一点点视线。
张说更不爽了。
他生来就是来压他的!
既生姚崇,何生张说!
他当然承认,论干实事的能力,姚崇是比他强那么一点点,但是比文,姚崇自然比不过他。
只是陛下登基初期,需要做实事的人才,张说看得透彻。
但他心中仍旧是不爽的。
张说把自己身子往姚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