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3/70)
。李亨只觉得希望渺茫。
【王维也在即将被杀的众人行列。但这时,一首诗让李亨犹豫了起来。这就是王维为被凌迟的乐工所作的《凝碧池》。】
【王维的这首诗被人传了出去,在关键时刻,这首诗进了李亨的耳朵里。】
【于是这由心而发的愤慨之作,成了他证明自己心向李唐皇室的唯一证据。无人关心他被囚禁,无人在意他服用哑药泻药,也没有人去探究他接受伪职是主动还是被迫,所有人只知道,王维他担任了伪职,他就是不忠不义。】
【但幸好,这诗流传开了。他的才情,在诗上的造诣,他在后世被后人口口传颂,被无数人拿来研究的诗歌,在这里成了沦为了保命的工具。】
【这时候没有人欣赏他王维,一代诗佛的才华,所有人都只关心他是不是一个叛徒。】
[呜呜呜呜,我的王维怎么能被这么怀疑呢。]
[我要哭了,他那样的才华,只能成为保命的工具。]
[何止他在诗歌上的才华啊,他在画上也很有造诣,被称为“盛唐第一把交椅”,可是他的话也被他用来当成讨好李林甫的工具。]
[李林甫还看不上他……]
王维心中觉得凄凉,他甚至不愿意相信天幕中说的那个人是自己。
不愿相信那个身不由己,如此凄惨悲怆的人是自己。
他来长安的时候就想好了,若自己能做上一个不错的官,将弟弟扶持上来,等到他长成一个成熟的,能为家中姐妹遮风挡雨的人物时,他便功成身退,罢官回乡。
到那时候,他每逢九月九重阳日,都会登高插茱萸。
他喜欢清风朗月,喜欢落花流水,就是林中无与他攀谈的老叟知音,他一个人也可怡然自得。
可天幕告诉他,他过不上自己想过的生活,他的未来,都被填充上了他不喜欢的颜色。
他被怀疑,被辱骂,而他,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。
因为他确确实实,担任了伪职。
就是为家中弟弟妹妹,为好友的托付强行活着,又有谁会在意这微不足道的理由呢。
和一国相比,他王维的小家算什么,他王维守着朋友的约定算什么。
所有人都会判定,他王维私情太甚,不足为官。
所以究竟是选小家还是大家呢。
年轻的王维在心里作艰难的斗争。
若是让他再选一次……
王维苦笑。
再选一次,他还是会选自己身边亲近之人。
他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为官者。
可人或在世,总要有点什么坚持的东西。
让他在这长安坚持着的,是他为兄长的责任。
看着天幕,王维目光坚毅了几分。
所以即便知道他很可能身死洛阳的结局,这长安他得来,这官场,他也得进。
此时远在家中读书的王缙早已泪流满面。
与之同哭的是他的母亲,他的弟弟妹妹。
天幕上,那个深陷囫囵的,被戴上手铐脚镣,被众人误解唾骂的是他们至亲之人啊。
“阿兄他平素里最是喜洁,他如何会容忍自己身上满是秽溺。”
“阿兄这是,这是为了我,他这是为了我啊。”
王缙悲恸,几近失声。
周围弟妹上前宽慰仍旧不能解他半分的伤心。
风顺着窗户悄悄溜进来,拂过王缙哭到不能自已的身躯,拂过王维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