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11/66)
养勤恳性格这件事,应该从孩童时期抓起啊。如果父亲把皇位和传给他,他就把皇位传位自己的儿子!
真完美。
【站在李亨的角度,李亨是愿意跟李隆基一起套跑逃跑,还是跟李隆基分开自己单飞呢?他又不傻,他当然想单飞。现在这个局面已经非常清楚了,谁能收复长安,谁就是新的皇帝。】
【我们说,时势造英雄,之前那是李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。他跟着李隆基能得到什么好处?还是永远被压在他爹的屁股下,反正他爹是没有退位意思的,只要他爹不退位,他就永无出头之日。】
【李亨想走,但是这个口不应该由他来开。古代把孝道看的比天还重,李亨主动开口难免惹人诟病,所以这群百姓出现了。马嵬坡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好了,经过兵乱,李隆基作为皇帝的权威已经下降了,而李隆基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,也逐渐心灰意冷。所以这个时候分开,最好不过了。】
[怪虚伪的。]
[真离谱,扯什么孝道。]
[百姓求他的时候,他还拒绝说要请示李隆基呢。]
[唉,都这样,我们过年拿压岁钱也会说不要不要。]
[哈哈,前面的还能拿压岁钱,我现在都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了,笑不出来。]
李亨现在很尴尬。
他现在明明都已经不是太子了,只要李瑛活的好好的,他甚至没有一个当太子的机会。
为什么啊,他没有尝到当太子的快乐,但是却要承受被猜忌的痛苦。
李隆基又扯了扯嘴角。
他就知道,儿子大了,管不住了,都想抢他屁股下的皇位是吧?
这念头还没完全冒出来,就被脑海里的一个身影压下去了。
这人是李瑛。
李隆基刚刚酝酿的阴郁之气顿时被这不着调的儿子创飞。
飞的七零八落,乱七八焦。
抢他的皇位……
这儿子怕巴不得让他长命百岁永远坐在这上头。
【不管李亨是故意还是无意,最后的结果是,李亨跟李隆基分开了。李亨身边开始不断聚拢一些希望建功立业,想有从龙之功的人,但李隆基的身边呢……还是那群闹兵乱的禁军。】
[啧,真惨。]
[杀了杨国忠,杀了杨贵妃,下一个是谁呢?]
[李隆基在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害怕的吧?]
[感觉又要出事情。]
李隆基叹气。
感觉自从他弃城而逃之后,他就没有一个皇帝的模样。
过的连一个普通老人都不如,整日担惊受怕。
堂堂一个皇帝,要是真的死在军乱之中,那就好笑了。
这是要被记在史册上,遗笑万年的。
【杀了一个杨贵妃能让禁军们满意吗?其实也不能,只能缓和他们一时的怒火。我们之前说,禁军愤怒的根源在李隆基。所以在跟李亨分道扬镳之后,李隆基这一路走的根本不安稳。】
【几乎所有的禁军都在发牢骚,他们的抱怨越发强烈,甚至不再避讳李隆基。此时他们脑中的忠君思想所剩无几,或者说,李隆基现在在他们眼里已经逐渐不再像一个皇帝了。在李亨走了之后,有点头脑的都明白,李亨取代李隆基当皇帝,那是早晚的事情。】
【上一次,是杨贵妃给李隆基挡了灾,这还有谁给李隆基挡灾吗?】
[没有了没有了!死掉吧!]
[感觉这个时候的李隆基真的很惨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