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(6/44)
骨铮铮的南霁云!不仅是南霁云。
在张巡任睢阳太守的时候,陆陆续续,有多人来投奔睢阳太守。
这些人有的是只身一人,有的是拖家带口。
睢阳像是有什么感召一般,引这些人前仆后继往这座小城来。
而投奔张巡之人,除了张巡与南霁云,一共三十六人。
上一辈子死守睢阳,拒不投降的三十七个高级将领,又重新奔赴张巡麾下。
而在张巡太守任职期满,调任都督的时候,这三十七人依旧跟随张巡。
他们认的不是睢阳太守,他们认的,是睢阳张巡。
自此,三十七猛将之名渐渐传了出去,他们在睢阳启航,不仅守卫睢阳,更深入边境,守卫整个大唐。
这一世,他们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,三十七猛将之威名不仅被大唐百姓记在了心上,更是永远刻在了历史之上-
“陛下,臣想为手下几个将士求个官职。”
“哦?几个将士?”
“不多,不多,也就五百来个吧……”
大殿上,是安禄山嬉皮笑脸的丑恶嘴脸。
他在笑,李隆基也跟着一块笑。
李隆基难得有这样的笑容。
如沐春风一般,像是在看自己的亲儿子。
安禄山感受到了这种亲儿子般的目光。
他心里越发笃定天幕说的是对的。
没错,正是这样的,看儿子一样的眼光!
这样的视线让安禄山几乎就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宠臣了。
原先来京城之前的忐忑不安与焦虑,就在李隆基和风细雨的声音中慢慢消失了。
安禄山胆子逐渐大了起来。
他盘算着,不仅要把空白委任状拿到手,还要把战马搞回去。
“你倒是真敢开口。”
李隆基像是变了个人,不再用笑脸对安禄山了。
原是想看看安禄山是否真的有了谋反之心,现在看来,天幕上的他与现在的他没有两样。
都是一样的觊觎大唐江山,妄想着挑动战乱。
“捆起来。”
李隆基没半句废话。
于是周围埋伏好的士兵蜂拥而上,将安禄山给牵制住了。
安禄山傻眼了。
现在李隆基有经验了,在安禄山叫唤冤屈之前就命人赌住了他的嘴。
李隆基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个大腹便便的逆贼。
将士们也有眼力见,即刻就将安禄山扭送到了大牢。
至于李隆基为何不现在杀了安禄山……
万一杀了安禄山那个脏东西,天幕就消失了,那可如何是好?
李隆基慎重稳妥,决定先把安禄山捆起来。
想了想接下来出现的天幕,李隆基心情很好。
他还得瞧瞧诗仙诗圣呢!
距离上次天幕结束已经过去多日了。
李隆基每日都得出来溜达溜达,这溜达啊,不看景色,就往天上看。
好像天上能掉钱一样。
高力士很焦心。
陛下走路不看脚下,摔坏了可怎么办?
李隆基不管这些,他边仰头边嘀咕:“怎么回事呢?天幕不是说了,那个视频啊很快就上传了,怎么还不传上来。”
“快传啊,朕急着看呢。”
自从知道天幕下次要讲的就是“诗仙”与“诗圣”之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