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-140(19/46)
的画面,神音空灵的声音字字清晰,如从极渺远的仙界传来。【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”】
【“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”】
天幕下所有人都在细细仰望着天幕之上的画面。
被太阳染红的光带着独属于李白的自信,照在了每一个大唐人的身上。
百姓在感叹这风景之美,而大殿前的文武百官,已经在感叹这诗中的意境了。
他们有绝少数是已经读过这首诗的。
“这景,跟我第一次读这首诗脑袋里想的画面一模一样。”
“这样壮阔的美景实在是很难看到,我便览山河,竟从未见到这样气象浩大之景。”
“这景恐怕是经过李白诗句的润色,要更美上几分。”
“从来只听说穷尽笔墨而不能完全摹景的,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把景完全写下来,甚至写地更美三分的。”
当然,更多的人还没有读过李白的这首诗。
“这真的是诗仙二十四岁的时候作出来的吗?”
“人与人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。”
“至此,我是真的相信这世上有天赋这件事了。”
“李白这简直就是神仙追在他后面喂饭吃啊。”
张九龄道:“李白的想象实在出奇,这两岸矗立的高峰,是被浩浩荡荡的而东行的水流激撞开的,这两侧山峦,竟是为楚江而开。”
韩休明白了张九龄的意思,将话接过去:“而船又在驾驭着江水而行,李白,就站在这船上,他是船的掌舵者。”
宇文融眼睛都直了:“好一个狂妄的少年!”
贺知章看着这画面,微微张开了口,只觉得震惊万分。
早在先前读李白的《蜀道难》时,他就觉得李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谪仙人。
现在对李白这个“谪仙人”的身份,他只能更肯定,而未曾否认过一丝一毫。
贺知章感叹:“李白才是真神仙啊。”
有人境界没有到贺知章的地步,于是虚心求问:“贺公何出此言?”
贺知章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天幕的景,他开口道:“若是让你站在船上,你能看到什么?”
请教的人不得甚解,只能想象着此时自己就是李白,而自己就站在这船上。
“我看到了……两岸的山,前面湍急的河水,山中间的太阳。”
贺知章稍稍把目光分到了这人的身上,和蔼地点拨着:“可还有其他的?”
那人摇了摇头想说没了,但又觉得自己说的绝不是贺公想要的答案,于是他硬着头皮:“若要说其他的,我眼力不错,说不准能看到山里的猕猴,水中的游鱼……”
贺知章笑了:“你有一处没看到。”
“何物?”
众人被两个人的交谈吸引了注意,甚至李隆基都往贺知章的方向挪了两步,仔细听着贺知章在说些什么。
是啊,这年轻人究竟少说了什么?
贺知章道:“你没看到船。”
年轻人支吾:“……我正在船上,没看到船也是情有可原。”
贺知章点点头:“我并无怪你之意,你现在再来读读李白的诗。”
年轻人依言照做: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”
“‘孤帆一片日边来’李白看到了孤帆!”
有人接话:“看到孤帆有何稀奇?”
贺知章摇摇头:“你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