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3/67)
们嘀嘀咕咕。“四大贤相。”
“房玄龄、杜如晦、还有姚公和宋公。”
“意思是在宋公之后,再没有哪个宰相能超越姚公和宋公二人了吗?”
想到他们还跟着天幕背刺姚崇和宋璟的节奏,暗自笑过他们二人。
众人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。
人家就是做错了事,还能跻身四大贤相之列呢,他们呢,史册能不能有他们的名字尚且还是两说。
天幕上的动画搞笑,他们还在那龇着大牙傻乐呢。
后人都不记得他们,还乐。
百官能想到的李隆基也能想到。
他现在心对宋璟尚且有一些不满,按照天幕的意思,后头的宰相还比不上宋璟了?
他李隆基的眼光不能够那么次吧?
是他眼光的问题,还是朝中大臣的问题,现在人才少到已经再无能人可用的地步了吗?
再出现一个能约束手下的姚崇二号很困难吗?
李隆基再一次把目光给到了安稳坐如泰山的姚崇,而忽视姚崇身边气成一只包子的张说。
唉,姚崇,朕的姚爱卿,朕的好爱卿。
【姚崇在李隆基心里有着怎样的地位呢?是在安史之乱之后,李隆基逃亡的路上还会日日想念他的程度,他在逃跑的路上泪眼婆娑地说:“要是姚崇还在,事情一定不会变成这个样子。”足以见得他对姚崇能力的认可,和对他本人的怀念了。但为时晚矣,那个时候,距姚崇罢相已经快四十年了。】
[四十年啊,很漫长的时光了。]
[唉,想想就觉得难受。]
[整个盛唐付之一炬。]
[那是盛唐啊,文化认同度最高的盛唐啊。]
[就是现在,一千三百年之后,谁不想一睹盛唐的风采呢?]
李隆基心里又是一个咯噔。
安史之乱,他逃亡的路上。
他浑身肌肉紧绷了起来。
天幕虽然不过寥寥几言,但只言片语之中他能感受到作为一千年后的后人,他们都在为这件事遗憾和叹息。
那当事人他呢?
不行,他不能让这件事再次发生。
李隆基左手捂着心脏,右手一笔一划,认认真真写下,开元四年,姚崇罢相。姚崇罢相近四十年后,爆发安史之乱。
这个时间节点一定要牢牢记住,牢牢刻在心上。
李隆基郑重其事将这张记着时间点的纸小心折起来放在胸口。
回去贴在床头。
【继姚崇和宋璟之后,大唐再难出现敢说话的宰相,开元之初,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好的开始,然而这个良好的开端却没有长久地维持下去,以至于之后发生了众多令我们惋惜的事情。我们与他们之间横隔的历史长河有一千三百年这样遥远的距离,历史的那端,他们的故事在上演,而历史长河这端的我们,所能做的只有凭空感叹。】
【继宋璟之后的宰相是谁,他在历史的画布上涂上的又是怎样的一笔呢?这个问题留到下个视频解答,我们下期再见。】
神音渐渐远去,天幕也逐渐消失。
“再难出现敢说话的宰相……”
李隆基再一次把视线给到了宋璟。
敢说话的就在这里,还并不算很老,看起来有很多年可以活。
当不了首席宰相,那就降一点嘛,保证他还在中央,但所说的话却时时刻刻能够让他听到不就好了。
这时候,气成一只鼓气包